现在他一次最多能走500米了。”近日,在韶关市曲江医共体,林女士一边回答医生的问话,一边笑着说道,“多亏了张主任精准判断和精湛的技术,治疗1个月就有反应,3个月肢体就能活动,半年就能下地,没想到家乡的二级医院都有这么高的水平。”
近年来,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不断加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充分利用“县(区)、镇、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平台,逐步形成“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区)”的良性就医格局。2023年曲江医共体以中医院建设为基石,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盘活医共体现有资源,全面推进曲江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健全中医管理体系,提升医共体服务能力
林女士的先生在一年前得了脑卒中,好不容易捡回命,结果却全身瘫痪在床,省城里的大医院做了三个月的康复治疗毫无起色,医生对林女士这种情况也是很无奈,碍于经济条件及长远打算,最终林女士决定带着先生回家乡曲江继续治疗。曲江医共体改革近几年来颇有成效,医疗技术突飞猛进,三四级手术都常规性开展,林女士表示,只是抱着试试的态度回来就医,却收获了意外的惊喜。
相对于林女士的意外收获,101岁的何阿婆也在中医骨伤科周礼祥团队的带领下,完成了曲江医共体内首例百岁老人双四级手术,并康复出院了;中医肛肠科结合中医特色疗法,为痔疮患者用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得到广大患者一致认可和好评;运动康复医学中心以运动康复为核心,中蒙医疗术为特色,融入现代运动康复,秉承“运动是最好的治疗”的思想,引进世界领先的MTT康复技术,根据每位患者身体情况精确定量和组合康复方法,结合中医特色发展,全面规划康复疗程……
中医文化源远流长,为响应国家相关政策要求,结合曲江区医共体发展,逐步完善中医院学科及人才队伍建设成为今年医共体发展的首要任务之一。调结构,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曲江医共体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建立健全中医管理体系,开设中医门诊、康复门诊、康养中心、中医内科、治未病中心、中医骨伤科、中医肛肠科、妇科及运动康复医学中心等,利用针灸、推拿及中西医结合等特色疗法,在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疑难疾病和常见病、多发病发挥独到的优势和特色,打造曲江中医特色名片。
盘活基层中医资源,探索“大卫健”全面发展
曲江区医共体总院共有13家成员单位,基层分院有10家,2022年12月,自新型冠状病毒“新十条”颁布以来,疫情防控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向“防重症、保健康”,曲江医共体各成员单位,深入发掘中医经典,通过分析韶关地区气候、季节特点和人群体质、饮食习惯,结合曲江区的发病特点,保障了全区群众百姓在特殊时期的生命健康。10家基层分院全部开展中医适宜技术推广,有条件的村卫生站也将中医治疗引进到日常诊疗中来,群众百姓受益,中医适宜技术一炮而红,在农村的群众百姓口中口口相传。
沙溪狮洞村距离小镇约20公里,道路弯曲狭窄,分管这片区的村医梁传华已年过半百,片区常住人口4000余人,梁医生带着自己的“百宝箱”每天穿梭在各个乡村,有的是脑卒中后遗症定期做康复的,有的是反复牙痛的,还有的是需要放血的……梁医生表示,给村民们看病治病,常见病多发病大部分都能用“针”解决,尤其是慢病和术后康复类患者,中医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马坝镇分院松山下村卫生站的吴医生将中医适宜技术应用到日常诊疗中,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为前来就诊的患儿调配中药敷贴;枫湾镇分院枫湾村卫生站的欧阳医生,则熟练运用中医理论和实践,为83岁的老人调理身体已十年有余。
据悉,曲江区医共体建设三年有余,“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机制深入到群众百姓生活中,中医适宜技术逐渐得到群众认可,医技和服务全面提升,曲江医疗体系“大卫健”格局凸显成效。2023年上半年,曲江区医共体县域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急诊占比同比增长10.88%,牵头医院出院患者三四级手术比例同比增长9.76%,下转率同比增长1.54%,“优质服务基层行”达到基本标准和推荐标准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数量同比增长75%,规范设置中医药诊疗服务区的乡镇卫生院达100%。